中国国际书画家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化

付潇林:甲骨文与易学

2025-07-23 12:06:54 作者:admin 来源:
  一、迟到的谅解

  一、迟到的谅解

  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易学是早於甲骨文的有声语言交流文化!甲骨文是记录记载以易学思想体系为基础对当代历史事件与文明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甲骨文根据易学哲理方式记录记载当代当时历史事件做为档案留存!有甲骨文学者不愿也没有认知高度来认可易学对甲骨文占卜的影响。我近年来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甲骨文与易学的关链,中华文明几千年传承不断,甲骨文做为世界上唯一留存下来的古文明生命力这么强大,我认为是离不开易学理论的有力支撑!易学与甲骨文不单单是有影响和关链,而是有"血缘关系和基因关系“。甲骨文占卜问卜与易学预测是先民留给我们后人宝贵财富!而并不是迷信,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华先人就以(占卜、预测、推演)等等学识学问,问鼎政治和经济左右社会活动、谋划政治与社会攻略策划,几千年来历代王朝都一直传承维系着这中华文明中轴线。

  安阳是甲骨文的发祥地,同样也是周易的发祥地,两大文化遗产的必然关链和自然关链值得我们去研究!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没有打动有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不认可先民的智慧也罢,但自作聪明的给易学扣上"和甲骨文没有关链""神鬼盛行科学不发达的社会现象"。科学发展到现在很发达的时期,早应该修正这错误的关念,还先民一个公道,以这迟到的谅解告慰先民!

  二、还原历史真相

  甲骨文这三千三百多年前的先民遗物,因种种原因<也许是天意>在三千二百多年后才被发现,并进行了近一百二十六年的研究解读,可悲的是一百二十多年来甲骨文只被一句郭沫若的宣传语”一片甲骨惊天下“向世人宣示着珍贵!神奇的是经过对甲骨文一百二十多年的研究和认知,最终被习主席"是真正的中华基因”给出了最权威最正确的解读和定位!中华文明基因的中轴线才被真正的显现出来,

  甲骨文之后历经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文字的演变凸现出明显的中华民族文明基因中轴线的脉络。整个夏商周时代近千年的历史中,因易学的影响形成了"预则立,不预则废,卜则决策,不卜则不决策"的整套理论体系,成就了皇权和贵族的决策依据和表达出的忧患意识的再现!夏代时期甲骨文做为不成熟的文字,主要是通过语言交流为主进行政冶和社会活动,但不能否认夏代己产生了甲骨文的先期不成熟文字,但没有合适的载体保留记事和事件做为档案保存下来,但不能否认甲骨文是以占卜为主题宣示社会和政治活动,而易学文化以预测为主题宣示社会和政治活动的!

  三,甲骨文与易学的关系

  至今已发现的甲骨文片十六万片左右,如按照(甲骨学一百年)中的总结,卜辞是己知甲骨文的主体,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九,这比例充分说明了甲骨文以问卜为主题展示着整个商代的历史过程与文化,透视着易学的智慧,从另一角度可以解读为甲骨文在传承记载着易学对国家政冶、社会现象和商代人生活的推理预测与结果的记述档案!

  而周易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安阳己是不争事实,周文王被囚禁期间演易八卦己是历史记载很准确的事件,但最重要的一个事实是周文王是在易学<归藏易>的基础上和在甲骨文作为成熟的文字后,从甲骨文占卜理论实践中、规则中受到启发后开始演易的周易学术和成果。

  四、从甲骨文中印证易学理论

  甲骨文在占卜中所用的天干地支和历法都与易学有撇不开的关系,甲骨文占卜是运用易学的哲理和方法进行着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预案和记录,甲骨文作为商代成熟的最早文字,记述传承着易学的社会作用。从另一个角度说甲骨学做为一门学科为(归藏)易学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研究资料。也可以认定已浮出水面的十六万片左右的甲骨文,百分之九十九的卜辞甲骨文是在当时的另一个主流文化(归藏易)指导下进行的甲骨文占卜案例,(周礼,春官宗伯、太卜)记载古有三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连山>为夏易<归藏>为商易<周易>为周朝之易,就象甲骨文一样有商早期甲骨文,有夏代甲骨文,但流传下来的只有武丁时期成熟的甲骨文文字!我们不应只盯着成熟的甲骨文识读和研究,我认为更应该从事不成熟时期的甲骨文研究或从成熟的甲骨文文字找出研究出不成熟的形态和初形,而通过甲骨文文字不成熟时的字形理念推理研究至今还破译的甲骨文文字,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在不断的修正中得以确认,而学术问题更是在不间断的修与正才会还原真谛,

  五,甲骨文与易学研究成果事例

  安阳周易学会创办老会长秦文学先生在(甲骨文与(归藏易)中例举了一、政治类(甲骨文合集)30398片,034268片,780片,1424片,378片,1152片,32384片,等等。二、经济类(甲骨文合集)28232片,32176片,9950片,9638片等等。三生活类,(甲骨文合集)13563片,24951片,10198片,10222片,13677片,等等。秦先生说”通过以上甲骨文片可以看出在<归藏易>指导下所进行的甲骨占卜都牵涉到商代国家大事,经过甲骨文占卜所示结果做到了择吉避凶,找出并选择了优秀的管理商代国家的方略”。归藏易)的考古发现是1993年3月在湖北省江陵县荊州镇郢北村,其中王家台15号墓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归藏>这部亡失很久易书的出土中有编号的164支,未编号残简230支,总字数约4000多字,经整理有不同的卦画54种,卦画皆以“一"表示阳爻,以"∧"表示阴爻,共有76个卦,其中重复23个,实际卦名53个,秦简<归藏)的卦画皆可与<周易>对应起来,而甲骨文占卜中的数字"一”为阳爻,阴爻用”∧"代替了甲骨文数字卦中的二、四、六、八。我们先民的占卜预测,天干地支理论无不显示着预知未来的智慧与能力,当今的国家计划、谋划、预案、备案制,就是甲骨文与易学的文化传承。中华先民在三千三百多年前就以天干地支学术和自然科学规律规范制定了预测和占卜的流程与制度。中国早期科学家翁文波先生(频率信息的保真)(可公度性)(预测论基础)(天干地支纪历与预测)文章的发表和对美国旧金山与美国加州两次地震的预告提示和应验震憾了整个世界!没有人敢再怀疑和不重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了。中华先民经过长期的预测实践和预测结果应验的经验积累,形成了一整套预测占卜流程,而熟练的运用到甲骨占卜上,并记录保存下来了。安阳易学大师刘化庆在<甲骨文字演变与易学)一文中说到,"甲骨文演变中的易学智慧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此时而我深刻领悟到甲骨文与易学就是当今一个神密引人入迷的话题一一量子纠缠中的两个粒子,它们之间的"心灵感应早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时期内就纠缠到一起了。科学与古老智慧的交熔就如此的奇妙。

  甲骨文中的占卜问卜和易学中的预测推测不是迷信和神鬼现象,我们应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正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澄清人们对社会活动中占卜与预测的误解,正确领会先民对甲骨文中的占卜问卜验辞的伟大智慧,和易学中所蕴涵的象数思维方法和太极思维模式,使两大类并行的有血缘关系的和基因关系的传统文化深度研究传承下去。

  (作者:安阳市洹宝斋甲骨文文化博物馆付潇林)



相关文章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87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