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献春在2025人才科教创新驱动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书面演讲
(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张洁副社长推荐)2025年11月9日在贵州安顺学院举办的2025人才科教创新驱动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献春以《创新运用“场景实验室”教学法 培育新时代文旅主理人》为题发表书面演讲,对贵州安顺学院启动更名建设贵州文化旅游学院,以及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与贵州安顺学院合作建立“文旅主理人现代产业学院”表示热烈祝贺!并从场景创新经济学的视角,运用场景生产力理论对三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主理人究竟是什么?为何主理人能成为文旅产业转型的关键力量?以及如何通过“场景实验室”教学法实现系统化、规模化培育新时代文旅主理人?演讲主要内容如下:
一、什么是主理人?——从单纯经营者到场景价值构建者的质变
主理人的核心特质,是个人化价值主张与商业化实体运营的深度耦合。他们凭借独特的审美体系、专业领域积淀与鲜明的生活理念,塑造具有强烈人格化标签的商业品牌或空间,与消费者建立超越单纯交易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
这一角色的兴起,精准契合了旅游业从“资源依赖”向“场景驱动”的转型大势。从需求侧看,旅游消费的底层逻辑已从“看风景”转向“寻共鸣、找认同”,游客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景观浏览,而是追求完整的场景体验、情感叙事与身份归属;从供给侧看,标准化、同质化的旅游产品已难以匹配个性化、深度化的新消费需求。主理人模式以其灵活性、专注度与独特性,成为破解旅游业传统困局的关键抓手。

2025贵州省第一届文旅主理人创新创业大赛现场(图源:贵旅集团)
与传统经营者“资源-产品-渠道”的线性思维不同,主理人遵循“价值主张-场景构建-体验交付”的场景逻辑:先明确独特的核心价值理念,再搭建与之匹配的物理空间与情感场景,最终衍生出承载核心价值的系列体验服务。因此,主理人商业的本质是“价值观商业”,其空间是“同好社群的精神聚集地”。正如精品民宿主理人,其核心产品绝非单纯的住宿功能,而是融合在地文化体验、主题空间设计、特色活动策划的“一站式生活方式解决方案”,这种模式成功精准吸引目标客群,形成了高黏性、高复购的消费社群。
二、主理人为何重要?——场景生产力理论的鲜活实践样本
在场景生产力理论框架下,主理人展现出三大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
其一,是多要素协同的价值创造者。其成功不依赖单一资源禀赋,而源于五大要素的系统赋能与协同增效。优秀的文旅项目主理人,会精准选址具有文化底蕴的建筑空间(生态),深度挖掘并融入在地文化元素与美学理念(文化),灵活运用数字导览、线上预订、智慧运营等技术工具(科技),通过社交媒体开展精准内容叙事与流量运营(流量),并善用文旅扶持政策红利实现降本增效(制度),多要素相互催化、同向发力,实现场景价值的指数级增长。
其二,是快速响应市场的敏捷迭代者。主理人能够敏锐捕捉市场变化与用户需求,快速重组优化场景要素,构建“创意-测试-反馈-迭代”的闭环运营体系。例如,不少民宿主理人会根据季节更替、节庆节点与客群需求变化,持续更新体验内容、优化空间布置,深化与本地手工艺人、非遗传承人的合作,这种动态适配能力确保了场景的持续吸引力与竞争力。

荔波县齐宿·拉珈瑶族主题民宿(图源:天眼新闻)
其三,是生态共荣的价值共生者。主理人模式天然内嵌可持续发展基因,其实践往往与乡村振兴、文化遗产保护、社区活化等宏观议题深度绑定。在诸多古村落保护性开发案例中,主理人在严格保留传统建筑风貌与文化肌理的基础上,创新性打造特色文化空间,其商业运营本身成为讲述地方历史、传承民俗文化、活化社区生活的重要载体,实现了商业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如何培养主理人?——“场景实验室”教学法的创新实践路径
要系统化、规模化培育能够驾驭场景生产力的新型主理人,构建“主理人学院”、建立专属学科体系势在必行。其核心使命,是将场景创新经济学的理论原理转化为可教授、可实践、可迭代的教育体系,而“场景实验室”教学法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载体与关键路径。
“场景实验室”是以真实待解的场景命题为出发点,以跨学科团队协同为组织形式,以构建完整且可落地的场景解决方案为目标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它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实践空间,更是一套将理论学习、创意孵化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的动态机制,具有三大鲜明特征:
一是问题导向的真实性。实验室的核心驱动力来自旅游业发展中的真实挑战,如传统景区转型升级、旅游街区活化提质、文旅新项目内容赋能等。学员面对的是真实的市场约束、资源条件与利益相关方,这种真实性倒逼他们跳出“纸上谈兵”的思维定式,直面产业转型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二是要素整合的系统性。实验室要求学员对生态、文化、科技、流量、制度五大要素进行整体性思考与系统性设计。例如,在规划乡村旅游项目时,需同步考量生态保护底线、文化挖掘深度、技术应用适配度、流量获取可行性与政策对接有效性的多维度协同关系,避免单一维度的片面设计。

2025贵州省第一届文旅主理人创新创业大赛现场(图源:贵旅集团)
三是方案验证的迭代性。实验室坚守“构建-测试-学习”的循环优化逻辑,学员提出的场景方案需通过真实市场验证与用户反馈持续打磨——通过制作体验原型、举办主题游试点、搭建线上内容平台等方式收集数据与反馈,不断优化方案细节,培育敏捷应变与快速调整的实战能力。
在具体实施层面,“场景实验室”教学法分为四个核心阶段:
第一阶段,场景诊断与价值锚定。学员深入真实文旅场域,通过田野调查、深度访谈、数据采集等方式,运用场景价值分析工具,精准诊断场域的核心优势、现存问题与市场机会,提炼出具有市场穿透力与差异化的核心价值主张。
第二阶段,方案构建与要素整合。学员需完成涵盖空间规划设计、文化内容挖掘与呈现、技术应用方案、流量运营策略与政策对接路径的完整解决方案,如同导演统筹全局,撰写一份可落地、可执行的“场景运营剧本”。
第三阶段,原型测试与用户验证。学员必须将抽象构想转化为具象化的体验产品,通过小规模试运营、主题市集参展、线上内容传播等形式,直面真实用户,验证场景构想是否真正触动用户情感、满足核心需求,收集一手反馈数据。
第四阶段,复盘迭代与模式提炼。学员基于测试反馈开展深度复盘,总结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将实践经验升华为可迁移、可复用的场景运营模式与方法论体系,形成个人专属的核心竞争力。

安顺古城夜景(图源:新华社)
通过这套完整的实战化训练,学员收获的不仅是一门课程的成绩,更是一次近乎真实的创业实践经历。他们将深刻理解旅游场景价值从无到有、从虚到实、从创意到落地的全流程,成长为具备独立操盘能力、创新思维与实战经验的“场景架构师”。








